|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政法之窗>队伍建设>详细内容

区检察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1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区检察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2008年来,区检察院把文化建设作为首要大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院精神文化进行细致梳理和提炼,对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进行精心建设,努力打造“鼎为形、德为魂、行为体、管为用”的鼎城检察特色文化,用检察文化来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干警,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检察业务工作得到了创新发展。
     一、充分发动干警,共谋鼎检科学发展之道。
     (一)深化认识,明确检察文化建设的意义。近年来,该院连续四年荣获常德市检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名,连续四年被湖南省检察院评为先进基层院,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先进检察院”等荣誉称号。在骄人成绩和巨大荣誉面前,有部分干警却对今后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感到了茫然。有的认为,现在已经是全国先进,应该满足了,以致继续奋斗的动力不足;有的认为,争先创优压力大、工作累,再创新高难度大。为进一步寻找科学发展新路,院党组分批组织全院中层以上骨干到河南许昌、湖北汉阳等一些先进检察院考察、调研,同时深入地税等文化特色浓厚的部门实地调研,又分别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全院干警大会先后多次进行讨论交流,还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上了多堂文化建设辅导课。通过广泛深入发动,全院干警认识到,该院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鼎城的丰厚文化底蕴,离不开薪火相传的鼎检精神,更离不开多年与时俱进的经验积淀。正是这种无形的文化熏陶,实现了检察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是深入践行检察工作主题、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铸检魂、兴检业成为全体干警的强烈共识,全院上下齐心,人人参与,自觉践行,掀起了文化建设的高潮。
     (二)明确思路,把握检察文化建设的方向。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该院确定了检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培育检察职业道德为核心、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目的、以创新机关管理体制为途径、以营造机关良好人文环境为形式,在履行检察职能过程中形成一个以鼎检使命、鼎检愿景、核心价值观、鼎检精神、工作理念、鼎检形象和文化氛围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先进检察文化体系。目标是:力求使检察文化努力揭示和反映检察工作科学规律和先进风貌,融入社会先进文化并面向社会开放传播,力求使检察文化建设的内容形成体系,与法律监督工作相适应,促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力求赋予检察文化丰富的法治内涵,达到大力传播法律、宣传法治、公开检务、弘扬检察工作主题的目的;力求培育和发展载体丰富、特色鲜明的检察文化,建立内外结合、表体互用的文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三)统筹规划,确保检察文化建设的落实。将检察文化建设纳入检察事业整体建设的发展规划,使之成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此,成立了检察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健全了组织机制和保障机制,出台了加强鼎城检察文化建设的决定和规划,做到了有长远目标、有阶段安排、有组织机构、有经常性开展的主题活动,逐步趋向了制度化、经常化、普及化。检察长汪泽云悉心研究文化建设,结合该院实际作出前瞻性思考,组织检察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编写鼎城检察文化手册,精心设计机关环境物质文化,不断完善检察文化建设的内容、主线、载体和导向要求。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每月对文化专题活动进行部署安排,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落实,每名干警均对每项活动的开展写出体会或在内网上交流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文化建设全院上下互动的良性循环。
    二、认真总结提炼,打造鼎检特色文化品牌。
    (一)以鼎为形。鼎是中华文明史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象征公平与正义。“鼎”既合鼎城地域之名,更蕴含国治、统一、权威、公正、和谐、稳定、创新、昌盛之深意,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该院把“鼎”作为鼎检文化的“形象大使”,把“鼎”承载和代表的公平正义作为鼎检的核心价值观,先后组织了 “鼎在我心中”演讲、鼎检三十年征文、开辟网上“鼎论坛”等活动,引发了全院干警对鼎文化的思考探究,大家自觉将个人价值、观念、追求与鼎蕴含深意进行融合,与检察事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全院干警达成了共建鼎文化的共识,努力继承鼎文化分享、共治、公平正义的精髓,不断注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铸造公正完美的检察文化之鼎。
    (二)以德为魂。德是鼎检文化的精髓。该院把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用常德鼎城几千年“德善文化”的传统道德熏陶干警,大力弘扬“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常德精神,充分汲取谦让之德、教化之德、仁善之德、爱民之德、正义之德、淡泊名利之德,着力培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检察职业道德,坚持以德为首,以德明义,以德修身,以德树形,以德执法。提炼和弘扬鼎检之德的过程,成为全院以德育人、以德率行的过程,成为激励、鞭策、凝聚、振奋人心的过程,鼎检之德不仅成为干警共同的行为准则,而且成为增强干警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坚强信念和不竭源泉。
    (三)以行为体。精神价值是灵魂和内核,行为模式是躯身和载体。检察文化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检察人员的行为上,通过行为来反映文化价值。近年来,该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逐步培育和形成了干警“好学习、谋创新、讲和谐”的行为模式。一是争当学习型检察官。坚持把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平台,鼓励干警利用业余时间提高学历层次,主动参加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活动,营造了时时处处讲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争当创新型检察官。全院上下对多项工作进行探索改革,先后创新了执法监管模式、岗位责任目标管理、推进法律文书改革、推行轻缓刑事政策改革、创新外部监督机制等多项创新型工作,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三是争当和谐型检察官。通过开展广泛性的文化活动,熏陶和净化干警灵魂、锤炼干警意志品质、促进干警的内心和谐。在机关内部以人文关怀为导向,严格落实“五必谈五必访”制度,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积极营造机关和谐。在检察工作中引入“关注和保障民生”、 “宽严相济”、“人性化办案”等和谐执法理念,促进干警执法和谐。                                                                                                  
  三、强化文化管理,发挥鼎检文化作用。
    (一)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功能,用精神文化引领人。一是倡导敢为人先的执着精神。坚持不懈开拓进取、争先创优,围绕争先创优目标,面对困难,勇于攻坚克难,面对自我,勇于自我超越,不达目的不罢休。二是倡导刚正不阿的青松精神。牢固树立检察官的职业意识、法律监督的权威意识、执法为民的责任意识,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工作阻力,面对邪恶势力,始终保持浩然正气。三是倡导清正廉洁的莲花精神。加强全院干警的品行修养,清醒认识人性弱点,正确对待手中权力,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主动防范于未然,始终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四是倡导实干奉献的黄牛精神。努力培育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倡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职责岗位,扎实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五是倡导精诚合作的大雁精神。在共同使命和目标指引下,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作支持,发挥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通过这五种精神的倡导、灌输、渗透,把干警的思想、行为凝聚到实现组织目标上来,把个人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成为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二)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用环境文化陶冶人。该院在基础设施、院容院貌建设中,通盘规划,因地制宜,充分融入文化育检理念,并体现职业特点和检察精神,营造了环境文化。走进院大门,《法治天下》、《法制印迹》两幅浮雕,形象的展现了西方法律图腾符号和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经典法律制度范本。“忠诚、公正、执着、创新”八字院训镶嵌在后楼;左边悬挂省院龚佳禾检察长的寄语“任何不严格执法的行为,都将成为人民向我们索要公平正义的期票”;右边悬挂着常德精神“德行天下,和谐奋进”。同时,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和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挑选中外大师名家的思想精华,摘录名言警句,汇集管理感悟,编辑哲理故事悬挂在办公场所,让干警一跨入机关就感受到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时时刻刻催唤干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该院为每名干警“量身”定作了一块警醒牌。正面贴有干警的照片,标明了干警的身份、职务以及主要工作职责。背面由干警根据自身实际撰写了一句极具个性的警醒语。警醒牌时刻提醒和激励干警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争先创优。此外,还筹划建立图书室、文体活动室、音像资料室、荣誉室等。
    (三)充分发挥文化的约束功能,用制度文化规范人。该院努力建立队伍管理教育和规范化办公办案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检察制度文化意识。为不断建立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科学管理制度,下大力气抓岗责目标管理、执法监督管理、检务政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编印成《制度规范文件汇编》,加强了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立了规范高效的工作秩序。每出台一项制度,都先后召开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二层骨干座谈会、青年干警座谈会进行调研,充分吸收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智慧,让制度成为干警的共同意志,从而不断增强了干警的创制意识和执规守规意识,也使得该院的制度文化在干警的积极参与下不断丰富和完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