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接访稳民心 矛盾化解在基层
书记接访稳民心 矛盾化解在基层
——逆江坪乡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纪实
在逆江坪乡土桥冲村二组周玉阶的眼里,逆江坪乡政府办公室左侧的书记大接访室,就是他的保护神。事情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95年2月,因周玉阶外去,周玉阶就与本组村民邓枚林口头商定,周玉阶的山、田、土由邓枚林承包,2009年12月,周玉阶从外回家,就多次找邓枚林协商,要求收回山、田、土的承包经营权,但邓枚林一直不肯,没有办法。周玉阶拄着拐杖于3月9日来到乡政府书记接访室,向书记陈宏反映了以上问题,陈宏同志问清情况后,迅速安排政法书记李超利、司法所长李月南、土桥冲村村委会主任王新富一起去土桥冲村二组调查走访分山时的知情群众和他们口头协商时的知情人,经过两天的调查走访,以及耐心的向邓枚林、周玉阶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有关条款,终于使周玉阶、邓枚林达成了和解协议,周玉阶收回所有的山、田、土,双方握手言和。
针对农村日益突出的信访稳定问题和矛盾调解传统体制的弊端,逆江坪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把探索建立新时代矛盾调处新机制,作为构建“平安鼎城、和谐逆江”的重要一环,坚持创新的方法,解决主要矛盾,探索建立书记大接访和山田土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基本形式的矛盾调处新模式。据粗略统计,从2009年4月运行一年以来,共调处山田土矛盾、邻里矛盾、家庭矛盾案件共134件,除未到期案件外,其结案率为95%,真正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组,大矛盾解决在乡镇,息访率达到了95%,越级访减少了100%,进省上京访登记为零,一大批久拖未结的民事案件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中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几起较大的纠纷已全部解决。书记接访室交办的32件矛盾纠纷案件已全部处理完毕。
作为新的矛盾调处模式,书记大接访的根本特征,就是坚持党委政府负责人每周一天在接访室值班制度,将全乡的大部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减少了群众去区市上访的次数,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份量,提高了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针对我们乡山田土纠纷多,人员分散居住广,群众来乡政府一趟不容易的特点,乡党委、政府将乡综治办、司法所、综合站、经管站、林管站等站办所负责人配合书记接访室,实行“一站式”接待处理,书记接访室负责人与各相关单位召开联系会议、协调会议等方式,分析问题、调度案件、明确方向、确立手段,启动相关程序,落实工作职责,形成直接解决各村矛盾纠纷问题的强大动力,一大批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因此得到了及时解决。高峰村枫香坳组村民李强胜、李强运两兄弟,因母亲去世后,承包山分配不公,从96年8月以来,两兄弟、两妯娌多次因此打架斗殴吵架,甚至发展到动刀的地步,这十几年以来,此事一直未处理好。4月28日这天,乡长徐杰受理此案后,迅速召开乡司法所、林管站、高峰村委会联系会议,实地走访知情群众,调查了解,向两兄弟及家人宣传有关法律政策,结果仅用一天多的时间,就使两兄弟达成了和解协议,并在承包山上挖好了界沟,彻底解决了这一困绕乡、村、组影响逆江坪和谐的老大难问题。
为充分发挥新机制效应,在大力协调处理好各村矛盾纠纷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接访处理步骤,公开了书记、乡长电话,实行了“乡主要领导挂帅,乡分管副乡长负责协调,相关单位与村组参加协调的领导机制”,建立了信访接待处理问题的信访网站,在各村组建了信访接待小组,各村组设有专门的信访代理员,真正形成了覆盖全乡15个村的三级信访调处矛盾纠纷网络,及时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信件速递到书记接访室,限时解决,从而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萌芽阶段。
逆江坪乡党委政府坚持每周接访值班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乡村信访工作新格局,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全乡矛盾化解呈现了下降局面,有力的促进了全乡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截止今年6月,涌现了一大批农村发家致富带头人,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农村闲杂人员利用剩余时间打牌赌博的现象,使治安案件更进一步减少,农村矛盾纠纷逐步下降的局面已经形成,同时,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