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江坪乡四措并举抓民调
逆江坪乡四措并举抓民调
2012年,逆江坪乡把民调工作作为评价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准来看,作为评判干部是否联系群众的依据来看,通过创新、完善、总结、提高,科学总结了“四个措施”工作法,为全乡民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4月,在全区组织的对32个乡镇4个农林场民调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绩。
一、开展创新社会管理活动,着力提高民调工作水平
首先,以开展创新社会管理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大乡情教育。广泛宣传逆江坪乡优势,客观分析逆江坪乡难题,为逆江坪乡干部认识自我、服务农村找到了埋头为民的着力点,在全乡形成了强大的可持续的引导力。
其次,广泛宣传,提高党员干部对民调工作的认识。全体机关干部实行“驻村包组”制度,深入所负责的村、组走访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作好舆论引导,解决实际困难,督促落实惠民政策,帮助指导经济发展,增强群众的认可度。这些情理相融的举措,大大激发了逆江坪是我家,我爱逆江坪乡的情怀,也为民调工作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二、结合党员干部大走访,实施民调便民新举措
一是着力完善干部责任制,实行乡、村、组干部全员驻村包户。通过规定走访户数、明确回访时间、制定考核办法等方式着力强化“下民户、问民情、交民友、解民难”的四民工作法。通过在全乡126个村民小组设置了15个“民调意见箱”着力收集社情民意。建立“逆江坪乡山田土调处中心” 着力对全乡社情民意进行分析、汇总、上报。同时,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确定为“四民”活动集中月,集中月活动期间,驻村干部通过走访村民了解群众所盼所想所急,通过互记联系方式搭建干群沟通平台,有力地促进干群互动。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四民”集中月活动,全乡干部共走访村民1900多户,占全乡户数的80%,有1200名户主分别成为干部的朋友;登记固定电话724门,移动电话2670门;收集社情民意260余条,民情回访率做到100%。
二是着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使干部能工作干在一线,心思想在一线,成果出在一线,逆江坪乡提出了“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纠纷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每周星期一,乡调处中心都会将驻村干部所收集的“民调意见箱”所反映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在例会上提出,并建立考核机制,对完成不力的、群众反映没落实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干部常驻在基层,困难解决在基层,关系融洽在基层,增强了干部办事的责任心。据统计,截止8月底,全乡共在基层解决群众具体问题120余件;反映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3件。
三是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实行民调工作“首问负责制”。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土地、涉法涉诉、社会治安状况等类问题,逆江坪乡构建了乡、村、组三级信访调处中心,设立了专门信访接待室随时接待处置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受理各种民事纠纷。为更好地接待群众来访,逆江坪乡以“创人民满意政府”活动为契机,把与群众经常打交道的乡计生服务所、乡综治办、乡劳动和社会保障站、乡派出所、乡司法所、乡中学、乡卫生院、水管站、电管站、林管站等部门纳入行风评议重点单位予以考核。同时,制定逆江坪乡干部首问接待“五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句好话相送)和首问出错责任追究制(对群众反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部门和干部进行通报批评)。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民调切实转变乡干部思想作风,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打造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自首问接待制以来,全乡干部的作风得到明显提高。
三、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民调工作好氛围
社会治安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因此,必须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共同抓好社会治安综治,给民调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2012年,逆江坪乡大胆创新,在受体制制约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了综治办、信访办、林管站、经管站联合的矛盾纠纷摸排调处机制,完善了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联动的社会治安治理机制,构建了乡村组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处理信息平台,有效地实现了全乡行政资源的充分利用,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调处得了。
同时充分发挥乡夜间巡逻队的防控作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逆江坪乡按照有关要求配备公安干警参与夜间巡逻,全乡建立了“上到土桥冲村,下到湖江坪村,纵到鸿鹤陂村”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乡义务巡逻队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加强夜间巡逻密度,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极大地维护了群众利益。据统计,1-5月,全乡共查处治安案件5起,破获刑事案件1 起。
其次是注重发动群众,构建群防群治的大格局。社会治安的好坏,关键是广大群众的参与。成立了村级义务巡逻队,开展特防期巡逻、提供突发信息、配合派出所办案。乡综治办还大力开展平安村组、平安校园的评选活动。由于综治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全乡社会治安发案率明显回落。
四、抓农业开发和支柱产业发展,夯实民调工作群众基础
将全乡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民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
作为全市的十佳林业乡镇,今年,我们号召党员群众开展荒山改造,进行秋冬季楠竹低改。至5月底,20个党支部,599名党员,300多名退伍军人共完成造林8000余亩,楠竹低改35000亩,沿逆峰公路北上,建立了1个楠竹低改乡党委万亩示范片、7个党支部千亩样板点、20个无职党员、退伍军人百亩模范园。为提高林业的附加值,引进了两家竹木加工企业,7家竹筷子厂,2家竹扫把厂。据估算,全乡今年林业产值可达2000多万亩,仅这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借助林业资源生态优势,我们大力发展以佛教文化、民俗传说、民间艺术为内核的休闲度假旅游,引进台商黄明泰先生5.6亿元,建成亚洲乃至世界闻名的佛教胜地——吉祥山佛教文化城,现已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三通一平”。
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使群众对乡党委、政府驾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信任,对乡村干部为民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