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鼎城区法院着力打造“便民法庭”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2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鼎城区法院着力打造“便民法庭”

 

为更好地发挥人民法庭为人民司法的职责,近日,常德市鼎城区法院出台了《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干警行为的同时,于管理之中着力打造“便民法庭”。

一、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确保管理制度与利民便民相对接的可实现性

负责此次起草工作并全程参与制度修订的该院副院长孙权新介绍说,制度的出台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调查研究一个很长的过程,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足。年初,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鲁祖方亲自带队下到各乡镇,充分收集、了解基层组织对基层法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区的两会期间,鲁院长又多次参加了分组讨论,广泛征求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基层法庭工作的看法和想法。《法庭管理制度》更是几次易稿,所以针对性很强,目的明确。

二、落实措施,任务量化,确保管理制度与利民便民相对接的可操作性

仔细翻阅《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管理制度,从法庭驻庭规定、辖区内庭审观摩规定到简易案件实行“绿色通道”的规定等等,无一不透着“便民”的气息。而巡回办案件数、庭审观摩次数、办案流程期限、奖优罚劣案件等规定又增加了可操作性,任务量化和年终考评结合起来,是对法庭干警的硬性要求,是在司法为民之上的积极鞭策,更是打造“便民法庭”所应达到的目的。

“《法庭管理制度》其实从立案、受理、审判、执行、申诉等各个诉讼环节上,对干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要求是为了最大可能地简化程序,为当事人减轻诉累”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鲁祖方介绍说,“在对基层法庭管理日趋完善后,农忙时节的“夜间法庭”、深入到田间地头的“巡回法庭”、集中调解矛盾纠纷的“集市法庭”将会让“便民”这两个字更加鲜活起来。随着制度的不断成熟,我们将会逐渐在一些偏远但人口聚集相对集中的地方,如集市、墟场设立服务点,这样可以让服务的触角延伸得更广,服务的领域更宽。不管怎样,我们希望制度越来越规范,措施越来越细化。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司法为民’的‘民’字更加清晰,更加深入人心。”

 三、保障后勤,人性管理,确保管理制度与利民便民相对接的可持续性

为使“司法为民”的宗旨细化到法庭工作的点点滴滴,使各项规定得以真正实施,让《法庭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该院突出人性化管理,在制度落实上做到了两个到位。一是物质保障到位。院党组专门调研基层法庭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困难,全力解决好法庭干警驻庭的吃、住、办公、车辆等一系列难题,消除了后顾之忧。二是督导考核到位。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每一项制度规定的执行都辅以相应的督导、考核人员和严格的奖惩条款,以确保新制度落实。

 除了用这些后勤保障措施力保之外,该院还特别注重在后备干部的培养、政治和经济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干警倾斜。“以前总有一种畏惧心理,毕竟每个基层法庭所辖的区域都很大,事务繁杂,而完全扎根于基层生活,的确面临着很多困难。怎样为老百姓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与如何适应现实生活其实在心里一直以相互拉扯的状态存在着,左右为难的感受很明显。但是,这次相继出台的各项规定,基本上打消了曾经的顾忌,人性管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即将下到基层法庭工作的该院的一批年轻干部,坦露了心声,他们的话语中透着诚恳,而作为基层法庭的中坚力量,对《法庭管理制度》制定初衷的认同,又让老百姓对“便民法庭”发挥“持续性”的便民作用有了可期待性。

 

作者:孙权新、马桂芳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法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