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当班 | 15分钟办妥出入境证件 “娘子军”年接待办证市民3万人次
这是一支娘子军。7名女警、辅警组成了常德鼎城区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热心,微笑服务每一位前来办证签注的市民。一年接待3万人次,从不计较苦累。
个个身兼数职
2月27日上午,人口与出入境接待大厅内,不时有市民推门进来。副大队长杨小玲迎上前,询问需求后将市民引导到对应的柜台、自助设备办理业务。
“香港签两次,澳门签一次是吗?”看着负责自助设备的同事朱丽敏引导一年轻女孩顺利办完港澳签注,杨小玲说:“以前7个工作日才能取证,现在即签即走,2分钟就取证,节约了不少时间。”
柜台前一片忙碌。周丽萍的受理窗口有市民等待提交表格,柳小红则正在审核前一天的办证申请。
“今天还算闲的。”杨小玲表情轻松地说,就在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办证高峰期,前来办证的市民一天最多达到400余人,接待大厅人头攒动,队伍排到了大街上。民警们天天都是早上7时开门,晚上8时30分后下班。
杨小玲和6名同事大多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最年轻的蒋露露刚大学毕业一年。7名女警承担了每年3万人次的办证需求。由于人手紧张,每个人都身兼多职。除窗口前台接待工作外,还要做大量的后台工作,如录入审批审核等。一有电脑空闲,马上有人顶上。每个人都对各项出入境业务滚瓜烂熟,“所以一个也不能少,有人请假就得请其他人代班”。
此外,她们还要兼职外管工作。外籍人士经过辖区乘车、住宿、工作,外籍新娘嫁入辖区、外教就业,她们都要上门登记、审核。去年,她们办理了7起相关案件。
“人人都有职业病”
上午10时许,市民赵汪丽走进接待大厅,从填表到拍照、再到缴款成功,不到15分钟。
“来我们这办证的都是本地人,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本地人特意过年回家办证,说家乡人亲切。”周丽萍有些骄傲。当然,工作中也遇到过不快,她们一般选择忍耐,尽力化解矛盾。
工作认真负责的代价,是女民警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职业病。杨小玲浑身贴满了膏药,周丽萍抽屉里常备一袋治疗颈椎腰椎的药丸。
去年,国家移民局成立,为了尽快将省外异地办证等各项便民措施落地,女警们经常加班,“所有的取证时间都提速了,基本都能提前5天取证”。
10时许,22岁的蒋露露将案卷递给杨小玲。她们经办的一起假护照案需补充材料,一名前几天走访过的越南新娘失联了。上级传来一起警情,一名疑似骗婚的越南女子可能乘车进入常德境内,需要协查。按照计划,杨小玲负责走访摸排,“得挨个与辖区内的越南新娘面谈”。说完,她匆匆夹上案卷出了门。(法制周报记者 陈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